弼马温的真相孙悟空真被当成猴子耍了
(图)孙悟空 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悟空,在横冲直撞且所向披靡的一路上,不知怎么就忽然想起来要去天庭里尝尝做官的滋味。于是,他以其一贯的革命手段大闹天宫,强逼着玉皇大帝给他封官。为息事宁人,玉皇大帝也算是人尽其才地给他在天庭安排了个养马的就业岗位,但却给这个岗位取了个“弼马温”的官名。野蛮生长的孙悟空,对天庭的政治生态一无所知,所以,履新之初的孙悟空,还干得屁颠屁颠的,将天庭里的马养的膘肥体壮。后来,不知何故,让孙悟空对玉皇大帝封自己这么个“弼马温”的官儿大动肝火,再次造反以要挟玉皇大帝。 后来,孙悟空在黑风山向黑熊怪强索袈裟时,还煞有介事地做了一番自我介绍。而他的这份简历,居然是一首长达六十四句、共计四百五十二字的自传体长诗。一向对自己大闹天宫经历津津乐道的孙悟空,满以为黑熊怪会因此而对他肃然起敬,不曾想,黑熊怪听完后,笑道:“你原来是那闹天宫的弼马温么?”这一问,简直就是在孙悟空的伤口上撒了一碗盐,气得孙悟空举棒就打!甚至,连八戒被孙悟空逼到墙角时,都背地里骂:“捉掐的弼马温。” 到底是什么让孙悟空对自己这个“弼马温”的天庭仕途经历讳莫如深呢? 众所周知:吴承恩老先生所处的明朝,有位大医学家李时珍,他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就有“马厩蓄母猴避马瘟疫”的说法,为了证明这种说法的正确性,他还特地引用了《马经》中关于母猴月经可以防马瘟的表述,关于这个表述,明朝的赵南星在其文集中也提到了。《马经》是这样说的:“马厩蓄母猴避马瘟疫,逐月有天葵流草上,马食之永无疾病矣。”天葵是古代女子对月经的一种称呼。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天庭完全可以比照人间养马官的称呼,随便叫个什么“太仆”、“太仆寺卿”、“马监”的也行,可玉皇大帝偏偏给天庭的这个养马官取个什么“弼马温”的名称。尽管孙悟空是个无性人,但谁说无性人有月经啊!这不是在拿他开涮吗,你叫老孙怎么不生气!这是明摆着欺负孙悟空这个政治孤儿的无知,他不造反才怪呢! (图)孙悟空大闹天宫 估计吴承恩老先生是觉得这个孙猴子抗击打能力强,多捉弄他一次也无妨,所以就故意弄出这么个“弼马温”来挑拨一下他和玉皇大帝的关系,然后来看他造反的热闹。所以,明朝稍晚于吴承恩的谢肇淛在《五杂俎》里就说:“置狙于马厩,令马不疫。《西游记》谓天帝封孙行者为弼马温,盖戏词也。”说这是《西游记》作者故意安排一个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弼马温的戏份,借这个谐音来搞笑罢了。当然,吴老先生对孙悟空还是厚爱一分的,他始终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孙悟空怎么一步步由一个“毛手毛脚”、“火眼金睛”的“猴子”成长为一位“合眼低眉”、“关唇闭舌”的斗战胜佛。 关于养猴可防马瘟的文献记载实在是多,如:北宋许洞在《虎钤经》的“马忌”条里说:养猕猴于坊内,辟患并去疥癣。北宋梅尧臣在《咏杨高品马厩猢狲》中有:尝闻养麒骥,辟恶系猕猴。南北宋之间的朱翌在《猗觉寮杂记》的“死马医”条中说:故养马家多蓄猴,为无马疫。唐末五代的韩谔在《四时纂要》中说:常系猕猴于马坊内,辟恶消百病,令马不患疥。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指出:猴能使马羊无疾患,其说始载于《齐民要术》。而《齐民要术》又是这样说的:《术》曰:常系猕猴于马坊,令马不畏,辟恶,消百病也。关于《术》这本书,人们只知道贾思勰(xié)经常引用,但谁也不知道它是哪个朝代的,也没人见过这本书。所以文献资料的猴能避马瘟的说法,最早就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了。可是,邢义田先生在他的《立体的历史》这本书里,通过古代留下的各种图像资料,将这一说法上推到了战国时期。 古往今来,如此孜孜不倦地追问“弼马温”的来由,这不是在和孙悟空过不去吗。对悟空来说,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啊!再提,估计孙悟空的金箍棒就要打过来了。 原标题:“弼马温”是个什么鬼? *作者:左中,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鲁迅文学院安徽中青年作家班学员、安徽省铜陵市作协会员史学爱好者、业余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瞭望东方周刊》、《新民晚报》、《新安晚报》、《江南文学》等。 版权声明:合作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pzff/8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小阳台种上ldquo它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