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忽略的真相

孩子发热,很多是由积食引起的

  囡囡11个月大了,长得精灵可爱,可是最近爸爸、妈妈好担心,因为囡囡半个月来已经第3次发烧了,上个星期又烧到39.0℃,还一直咳嗽,用抗生素治疗1周,病情反反复复,发烧、咳嗽,不肯吃东西,晚上睡不好,老是哭……奶奶说要带囡囡去找德叔看病——她是德叔的忠实粉丝。

德叔分析:小儿之疾,调脾胃为先

  德叔一看囡囡面色发青,虽然发烧,但精神状态还不错,摸额头有点烫手,轻微流鼻涕,听见咳嗽声音有点粗,有痰声,妈妈说囡囡大便干,有时候两三天才解一次,平时很烦躁。再仔细看囡囡的舌头、食指的络脉,舌是红的,舌苔微黄有点厚腻。

  德叔认为囡囡的病因是饮食积滞,又外感风寒所致。治疗以疏风散寒兼调脾胃为主,用苏叶、防风疏风散表寒;枇杷叶、浙贝母止咳化痰;青天葵清肺止咳、健脾消积;另加炒麦芽、谷芽消食化滞。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囡囡病好了。

  德叔说,小儿脾胃薄弱,消化能力差,11个月刚好是辅食逐渐增加的时候,有的家长会不自觉地给小孩多吃,极易伤食,而且小儿肺卫抗邪能力较弱,易感受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而致外感病。囡囡反复发烧就是“食积”惹的祸,主因是饮食不当,加之小儿本身脾胃运化虚弱,影响到消化功能使食物停滞胃肠,表现为吃东西不能消化,有时候肚子胀满,大便不定时,舌苔厚腻,脉滑,甚至手足心热、夜卧不宁等等。

预防:调饮食,按揉天枢

  德叔说:“要想孩子少生病,顾好脾胃是关键”。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对小儿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中医认为生命活动都要依靠后天脾胃从饮食中所吸入的营养物质。小儿脏腑较嫩,脾胃运化功能较弱,易出现腹泻、便秘、发烧等,调理好了这“后天之本”,病邪也就没有办法轻易来犯了。

  他建议囡囡爸爸、妈妈平时注意小朋友的饮食不要过量,饮食要有规律,每餐七八分饱,1岁以后夜间尽量不加餐。同时,可以使用拇指指腹轻轻按揉天枢穴约50次,该穴位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两寸(自己手指三指宽)是人体的重要枢纽,主要起到调中和胃、理气健脾作用。

肚脐向左右两寸(自己手指三指宽)

德叔养生药膳房

双芽内金猪瘦肉汤

材料:鸡内金5克,炒谷芽10克,炒麦芽10克,猪瘦肉克,精盐适量。

功效:健脾消食,化滞顺

猪瘦肉,性平味甘,有润肠胃、生津液、补肾气、解热毒之效。鸡内金,为健脾益胃佳品。炒麦芽性温,为健脾化积,开胃除胀要药。生用疏气,炒用化滞功大。炒谷芽为和中消食要药,主健脾开胃,下气除满。适用于“食积”而出现腹胀、便秘、小儿发热等。

烹制方法:将各物洗净,药材用纱布包好,与猪瘦肉一起放入瓦煲内,加水0毫升,滚沸后改为文火煲约1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德叔

德叔,名张忠德,是中医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副院长,他医术高明、风趣亲民,被患者亲切地称为“德叔”。

  在德叔医古,德叔将通过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将高深奥妙的中医理论对人们日常疾病疾病的保健,比如情志、起居、四时节气、人群体质等,中医提倡天道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健康素质,告诉人们人们少生病、不生病的绝招。

(以上内容转自《羊城晚报》)

赞赏

长按







































中科爱心救助
中科携手共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xgpw/1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