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味中草药三白草
三白草又称白面姑、白舌骨、塘边藕 三白草为湿生草本,高约1米余;茎粗壮,有纵长粗棱和沟槽,下部伏地,常带白色,上部直立,绿色。叶纸质,密生腺点,阔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心形或斜心形,两面均无毛,上部的叶较小,茎顶端的2-3片于花期常为白色,呈花瓣状;叶脉5-7条,均自基部发出,如为7脉时,则最外1对纤细,斜升约2-2.5厘米即弯拱网结,网状脉明显;叶柄长1-3厘米,无毛,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略抱茎。花序白色,长12-20厘米;总花梗长3-4.5厘米,无毛,但花序轴密被短柔毛;苞片近匙形,上部圆,无毛或有疏缘毛,下部线形,被柔毛,且贴生于花梗上;雄蕊6枚,花药长圆形,纵裂,花丝比花药略长。果近球形,直径约3毫米,表面多疣状凸起。花期4-6月。 采集加工:全年可采,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生长在沟旁、沼泽等低湿低湿及近水的地方。 分部:分布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 性味:甘,辛,寒。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效:利尿消肿,清热解毒。主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沥涩痛,带下;外治疮疡肿毒,湿疹。①《唐本草》:主水肿,脚气,利大小便,消痰破癖,除积聚,消疔肿。 ②《本草拾遗》:捣绞汁服,令人吐逆,除胸膈热痰,亦主疟及小儿痞满。 ③《植物名实图考》:治筋骨及妇人调经多用之。 ④《岭南采药录》:治淋浊,利小便,消热毒。 ⑤《广西中药志》:治妇女白带及痧气。 ⑥《本草推陈》:治火淋,虚淋,黄疸。 ⑦《湖南药物志》:治痢疾,蛇咬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钱;或捣汁坎。外用: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水洗。实用选方 1、白带:三白草根二至三两,猪瘦肉四两,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2、风湿痹痛:三白草根、牛膝根、白茅根、毛竹根各三至五钱,水煎服,红糖、米酒为引。 3、乳汁不足:三白草根一两,猪前脚一只,水煎,服汤食肉,每日一剂。 4、血淋:三百草根二两,海金砂藤叶一两,仙鹤草三钱,水煎,每日一剂。 5、附骨疽:三百草根一两,米酒煎服,每日一剂。 6、脚气肿胀(脚气病):三白草一两,水煎服。此方亦可治脓肿初起。 7、治疔疮炎肿:三白草鲜叶一握,捣烂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8、治绣球风:鲜三白草,捣法洗患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9、尿路感染、水肿:鲜根茎或鲜全草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10、流火:鲜根茎二两,或再加珍珠菜鲜根一两,水煎服;另取鲜根茎加盐卤少许捣烂,敷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民族医药 侗药:娘善百Nyanglsanpbegs,藕借塘(Ngouxgeeldangc):全草主治挫缝刀任(伤筋),宾宁乜崩榜(自带)《侗医学》。 水药:邱南:根治肾炎水肿《水医药》。 畲药:三叶白,五叶白,六叶白:全草治尿路感染,尿路结石,肾炎水肿,白带,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扁桃腺炎,乳腺炎,痈肿疔疖《畲医药》。塘边藕:全草治疗肾炎水肿尿路感染,风湿疼痛,菌痢,黄水疮《滇省志》。 苗药:罗吊:根茎治白浊,白带,肺结核,咳嗽,尿道炎,风湿骨痛,肾炎,子宫脱垂,肝炎贫血;全草治白带过多,风湿关节痛,黄疸型肝炎,胃下垂,消化不良,慢性气管炎,白带,白浊,骨折《桂药编》。塘边藕,衣北节摸:根茎或全草用于尿路感染,肾炎水肿,白带;外治疮疡,肿毒,皮肤湿疹《湘蓝考》。 土家药:白鹤蓬(baihelian):根茎治头晕头胀,摆白,遗精,风疹块《土家药》。 瑶药:大叶鱼腥草,棵通坳来,钻地风:功用同苗族《桂药编》。过塘藕:用于尿路感染,水肿,尿结石[4]。 壮药:苯水,侧八念,棵汗亥,美根罢,笋笔草功用同苗族《桂药编》。哈兴农(hajhingjndonh):治疗水肿,尿路感染。 使用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xgpw/125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们见过白色的草吗ldquo三白草
- 下一篇文章: 种常见植物,你认识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