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鑑医案三
四、扶正祛邪法治愈急性鼻渊一例 朱某,男,11岁。 初诊∶年1月14日。 主诉及病史∶感冒后反复低热(37~39℃),咳嗽二十多天,伴鼻塞流黄涕,头重头胀感。医院曾用过青霉素、庆大霉素肌注,并口服各种抗感染药物、止咳药,均效果欠佳。 诊查∶双下甲红肿明显,用2%麻黄素棉条收缩鼻甲后见双中鼻道有脓性引流,左鼻底部有黄白色涕,双上颌窦投影区有压痛。口咽部无明显充血,双扁桃体不红。白细胞数×/L。患儿面色较为胱白,纳欠佳。舌淡红,苔白厚,脉细略数。 辨证∶急性鼻渊。证属正虚邪实,乃因素有肺脾虚弱,复感风湿之邪而发。 治法∶扶正祛邪,宣肺化痰。 处方∶天竺黄10g青天葵8g紫菀8g枇杷叶8g前胡8g百部8g党参15g白术8g茯苓10g鸡内金10g,3剂 另加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1支滴鼻。 二诊∶1月17日。偶有低热,鼻塞减轻,仍流涕较多及咳嗽。舌脉同前。治法在初诊基础上加强宣肺散寒之力。 处方∶紫菀8g北杏6g百部6g前胡6g麻黄4g桂枝4g法夏8g天竺黄10g五味子6g白芍8g党参15g,3剂 三诊∶1月21日。热已退,咳嗽基本消失,仍鼻塞流黄白色涕。舌尖红,苔白,脉细。风邪已疏散,而肺脾之气未复,故改为补益肺脾、化痰祛湿。 处方∶北芪15g白术6g党参10g北杏6g前胡8g天竺黄10g苇茎12g天花粉10g麦冬8g白芍8g,7剂 四诊∶1月28日。仍有少许鼻塞流涕。检查见双下鼻甲稍大及充血,未见明显脓性引流。舌淡红,苔白,脉细。治宜托里排脓、化痰通窍。 处方∶北芪15g党参12g白术6g鸡内金6g五谷虫10g辛夷花6g苍耳子6g天竺黄8g杭菊花6g,7剂 另加补中益气丸2瓶,分服。 急性鼻渊即急性化脓性鼻窦炎,临床多见为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之症。本例患病之初用大量的抗生素治疗仍未退热,并结合面色、胃纳、舌脉及鼻涕的色泽等全身与局部证候,已非肺经风热或胆腑郁热所能解释,正虚邪实之候显而易见。故一开始就大胆地应用党参、北芪以鼓舞正气,即甘温除热法也。时值初春,加之病势缠绵较久,舌苔亦色,白质厚,此乃湿浊为患,故一直坚持加用天竺黄、白术以化痰祛湿。小儿为纯下之体,脏腑娇嫩。在治疗后期酌加白芍、麦冬以柔肝养肺,即为此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xgls/8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带的功效与作用禁忌海带的营养价值及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