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古村落寻幽觅古南潮韵
运动时应做到的呼吸方式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46234.html ▌南潮,位于空港砲台镇西南侧,西南两面濒榕江(北河),北临国道,水陆交通方便。社区面积3.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亩,耕地面积亩。总户数户,人口人,辖8个经联社。 △南潮人文、自然景观众多,社区之西及南,江水如练,景色如画,自古以来,“双溪明月”、“七星石”、“关公阅兵书”等胜景耐人寻味。其中榕江南北河交汇处的“双溪明月”,是揭阳古八景之一。 “南潮”的由来 南潮创村距今已有多年,为北宋潮州先贤吴复古所创。南潮在北宋时村庄较分散,多姓氏,尚无统一称谓。吴公定居遵先祖逢源、逢井、逢塘创乡之遗言,榕江在村庄之南,潮水涨退,汹涌澎湃,极为壮观。 村落地型狭长,周围内河环绕,状似龙舟,以潮水栖蛟龙,寓贤人辈出之意,兼取太平之义,因此定名“南潮”。该地当时有吴、张、黄、卓、詹、倪、赖等姓聚居,后因元胡南侵,南潮惨罹兵祸,诸姓流迁,村落几成废墟。 △岁月悠悠,吴复古居住过的南潮后厝早已人去楼空。 △倪厝厅约建于明洪武三年,坐东向西,五开三进二天井格局,厅前有三水过堂,景色秀美,堪舆家称之为“蟹地”,乃风水宝地。 至明洪武三年(),吴复古之第十三世裔孙吴贞福,重归故里,整治先人旧业,逐渐形成单一吴姓村落。为怀念先祖,南潮社区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组织族人上潮阳麻田山祭拜吴复古。 △吴氏家庙为吴复古故居,建于北宋。整个故居设计精巧,祠堂正面正中为凹斗门楼,大厅宽敞,恢弘大气。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南潮社区会在吴氏家庙举行大型的祭祖活动,当地人将这天称为“大劳热”。 从没到过一个如此美的古村落,斑驳的古寨墙围着一座座藏着故事的经典潮式古建筑。寨墙有许多道门,无论从哪个门出去,都能看见碧波荡漾的溪河,还有一棵棵盘根错节、苍劲翠绿的大榕树。漫步在水泥村道上,让人倍感闲适而安宁。 △延龙公厅(人家尾),据说是南潮社区的发源地。 这块土地,叫做南潮 春日的下午,我们慕名来到南潮社区,一览久闻的水乡风光,寻访古村落历经千年洗刷留下的一些印记。南潮创村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多年,古村落人们的居住地,是一个个有着“龙船”、“蟹”、“柑”等独特形状的小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使这里水色云天浑然一体,绿阴环绕秀美淡然。迷人的水乡环境,总使到访的游人久久不能相忘。△南潮溪港纵横,到处可见独特迷人的水乡景色。 南潮的人文、自然景观众多。吴复古故居,也就是如今的吴氏家庙,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天葵公厅、倪厝厅、邵业居、征兴居等。村中多处历经风霜的潮式古建筑,是经过后人重新修缮的,屋脊飞檐嵌瓷点缀,楹桁之间饰以金漆木雕和油画彩绘,此外还有大量的泥粉画、石刻等潮风潮味的传统民间工艺制作,置身其间,犹如走进一座潮汕民间工艺荟萃的殿堂。 △天葵公厅围墙外两株古榕,枝干相拥生长在一起,形成亲密无间的“连理枝”,也成为该村一处自然奇景。 南潮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社区。漫步田间,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田野满是春天的味道,清新、悦目。时近黄昏,一群白鹭在水田中时而低空飞翔,时而追逐嬉戏。那洁白的身段、优雅的姿态在清爽凉风和摇曳绿叶的烘托下,呈现出一幕灵动、诗意的情景。 △南潮人勤耕擅渔,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曾经,村民利用溪河滩涂种植水草(咸草),用水草织成的草席,名闻四方。 不觉间,我们来到位于榕江北岸的南潮渡,在落日的余晖下,一艘渡船“吭哧吭哧”地缓缓离去,带走了阳光,也带走了流年。 △南潮渡古称张厝官渡,为砲台连接渔湖、榕城的交通要道。 小贴士 怎么去: 在市汽车总站乘坐9路车,到揭阳技工学校下车,步行1.7公里到南潮。 吃什么: 砲台南糖、猫肉、粿汁等。 玩什么: 寻访人文古迹:吴氏家庙、倪厝厅、天葵公厅、绍业居、南潮后厝、征兴居; 观赏自然美景:“双溪明月”、连理枝、水乡秀色,在南潮古渡口看日落,渔歌唱晚;每年农历二月十二,还可体验南潮社区在吴氏家庙举行的“大劳热”祭祖活动。 策划:曾楚雄余映涛 统筹:林佳燕 摄影:卢泽鸿郑楚藩陈路文林俊川 撰文:林宝凤陈冰虹 制图:钟海婉 来源:揭阳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xgls/6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谁说种菜不挣钱他种菜一年收入六十多万
- 下一篇文章: 水果季来了,糖友们可以这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