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原因,就是你用盖碗会烫手的真相,看看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不少茶客在用盖碗泡茶前,都经过这样的心理建设。 “盖碗泡茶嘛,就没有不烫手的!多烫几次自然就会用了。” 话虽如此,但在拿起盖碗,准备倾倒茶汤的瞬间。 咻得一下,一阵阵尖锐的疼痛从指尖传来,实在太烫! 定力稍有不足的人,差点没忍住,要将手中的“烫手芋”彻底甩飞。 而还有部分茶客,在痛定思痛后,决定转换泡茶方式。 觉得盖碗泡茶烫手的原因,跟泡茶水温太高有关。 既然此路不通,就应该另寻他法,换成温水泡茶试试会不会更好? 停停停,且慢。 虽说,改用七、八十度左右的温水泡茶,不至于烫红手指。 但泡茶时,沸水更能充分激发好茶的色香味。 因为泡茶烫手,就改用温水泡茶,未免是因噎废食了。 从泡茶经验看,盖碗泡茶烫手,这8点才是背后的真正元凶! 《2》 一、盖碗容量过大。 见过不少新茶友,他们在挑盖碗时,会在下意识觉得容量大一些的盖碗更好。 哪怕同时有五、六人喝茶,也不用担心泡出来的茶汤不够分。 但事实上,容量超过毫升的大盖碗,并非人人都能驾驭。 因为大盖碗意味着碗口直径更长,若是手指不够修长,没有钢琴家那样的手,很难稳稳拿起盖碗。 好不容易,勉强将大拇指和中指展到最开,握住盖碗两侧。 往盖碗内注入沸水后,再拿起盖碗,会显得比较吃力。 稍不留神,盖碗没能平稳拿起,碗身随意往两边一侧,滚烫的热茶就会流向泡茶人的手指头与掌心,别提有多烫手了! 为此,从实用角度看,适合泡茶的盖碗不宜盲目买“大”。 选大小适中的,容量在-毫升之间的标准容量盖碗,更能减少烫手风险! 二、盖碗器型设计不合理。 上次去朋友那喝茶时,看到了他刚从景德镇买回来的盖碗。 釉色是很细腻、很清新的梅子青,但器型看着别扭。 底部略窄,上方较宽,显得头重脚轻不说,碗口还是葵口状。 用朋友的话说,倒出茶汤时,茶水还会分流…… 因此,这个新买回来的盖碗,朋友才试用了一两次,就成了摆设。 从实用角度看,这样的盖碗在泡茶时免不了烫手。 因为它的盖子是一个凸起的花点。 合盖出汤时,只要稍微打滑,食指就会碰到滚烫的碗壁。 因为它的碗沿不够宽。 碗沿是拿起盖碗时的支撑点,而碗沿不够宽,意味着泡茶人的手指要贴近碗身,烫手风险大。 因为它的碗口不够平整。 茶汤顺着葵口花瓣造型,倾倒出汤时,热茶一旦贴着碗壁流向掌心,别提有多烫了! 适合泡茶的盖碗,外形不需要花里胡哨。 碗沿略宽、碗口平整、盖钮凸起的倒钟器型盖碗,更适合新手练泡茶! 三、拿碗姿势不对。 盖碗泡茶,建议用“三指握碗法”。 伸出右手,稍稍活动手指头后,将大拇指和中指伸开,握在盖碗的两侧。 紧接着将食指放在盖子凸起处,稳定合盖开口宽窄。 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连成线,能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稳稳地拿起盖碗。 假如在泡茶时,手指没拿对地方。 抓握在碗身,或者触碰到碗底,手指碰到滚烫的盖碗外壁,别提有多烫了! 用食指固定合盖开口时,仅需将指头轻轻靠在上方,不建议将手指头用力“摁下去”。 不然,合盖正准备倒出茶汤的瞬间,滚烫的热气不断上涌。 稍不留神,手指触碰到被热浪熏得极烫的盖子,同样会烫红手! 四、烧水壶的壶嘴太宽。 不知茶友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旦换了熟悉的环境,泡茶水平发挥会极为受限。 因为有很多工具,用不顺手。 某次在朋友那泡茶,作为“泡茶熟练工”的村姑陈,还是被烫到了手。 这一次倒不是因为盖碗,而是在于朋友家里准备的烧水壶,不适宜泡功夫茶。 那把家用式烧水壶,容量接近一升,单手拿起略微吃力。 再加上烧水壶的壶嘴太宽,往盖碗内注水时,滚烫的水汽随之喷涌。 一手持壶注水,一手持盖的泡茶过程中,热浪滚滚般的蒸汽随势涌出,会将持盖靠在盖碗旁的手背间接烫到。 像打开蒸熟的包子,刚一揭开锅盖,滚烫的水蒸气也会伤人于无形。 为了便于泡茶,烧水壶的壶嘴不宜太宽。 选鹤嘴型的壶,更能避免在注水的过程中,被烫到手! 五、注水过满 刚开始泡茶,很多茶友在心底拿不准主意,不知道注水该倒几分满? 其实盖碗泡茶,将水位线控制在接近碗沿,但合盖后不至于溢出,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一旦在往下注水时,没有收住劲;又或者烧水壶的壶口太宽,水流倒出过猛。 容易导致注水过满,整个盖碗之内,满满当当都是沸水。 一上盖碗,沸水就溢出到碗沿。 要想拿起这个“水漫金山”那般的盖碗,无疑是难于上青天。 得将盖碗稍微倾斜,撇去一部分多余的热水,才能顺利合盖出汤。 泡茶时为避免注水过满,选带有水位线的盖碗,对新手会更友好! 开口过大六、合盖开口不当。 顾名思义,盖碗是有盖,也有碗。 和茶壶不同,盖碗的“盖”是灵活自由调节的。 不存在像茶壶那样,壶嘴内壁难清洗,壶嘴一旦被泡开的茶叶堵塞,会影响出汤等问题。 但在泡茶时,合盖开口大小很关键。 合盖太窄,茶水倒不出来。 当你在拿起盖碗,将开口对准公道杯,准备倒出茶汤时,滚烫的热茶没能快速疏通、倾泻而出。 此时且不说影响出汤时间,还得格外当心,别让热茶顺着合盖开口上方滑下。 到那时,别提有多烫了! 另外,合盖开口过大,在倒出茶汤时会连茶带茶叶一块倒出。 甚至于,茶汤倒出时,水流过于急遽。 稍不留神,滚烫的热茶就会飞溅出来,大大增加烫伤隐患! 七、坐杯时间太长。 盖碗泡茶,在茶味没有被泡淡之前,都建议快出水。 泡茶前,先做起手势:一手持盖,靠在盖碗旁,另一手持烧水壶,往下注水。 待往盖碗内加满水后,立刻合盖,倒出茶汤。 按这样快出水,不仅能够避免将茶味泡浓,还能减少烫手风险。 要不然,坐杯闷泡时间过长,沸水的热量会迅速蔓延出来。 此时,哪怕是用三指握碗法。 在伸手握向碗沿时,也会异常烫手! 八、碗身太厚不散热。 有部分茶客认为,碗壁厚一些的盖碗,泡茶时更能防烫隔热。 就像盖房子那样,墙体越厚越能隔热防晒,为室内提供相对阴凉的空间。 论盖碗的“厚”与“薄”,碗壁厚一些的盖碗的确能隔热。但在防烫手方面,效果未必理想。 因为,我们在握盖碗时,不会将手指、手掌贴在碗身上。 所以,碗壁是否隔热,影响并不大。 但和碗壁轻薄的盖碗相比,碗身过厚的盖碗,散热效果差。 往盖碗内注入沸水后,热量蔓延到碗沿。 此时再伸手握在碗沿上,会比较烫手。 因此,选薄一些的、更轻便的、散热快的盖碗,泡茶时更不容易烫到手! 《3》 只要用对方法,盖碗泡茶是件很简单的事。 盖碗,用起来并不难。 只不过考虑到泡茶过程环环紧扣,紧密相连。 当你刚开始用盖碗泡茶,觉得特别烫手时,不能只看一面。 而是得捋一捋,在泡茶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出了错。 是盖碗没选对,还是拿碗方式不当? 是注水过满,还是合盖开口太大? 是坐杯时间太长,还是盖碗本身散热不理想? 寻根溯源,找对症结。 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练习与改进,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盖碗泡茶烫手的烦恼!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sltx/9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勤劳创造人间美,敬谱颂歌诚挚讴满庭
- 下一篇文章: 人生六杯酒往事不言愁,余生不悲秋水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