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在哪里做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detail.html

俗话说:“我有牛皮癣,专治老中医”,皮肤病总是很难治疗的。

上海的天气不是那么四季分明的,11月才开始落叶,落叶了很多典型的秋季症状才出现,陆续开始有很多皮肤痒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从什么论治呢?我的经验是从毒论治。下面的几个医案和想法都是当时看病不久记录的,两例是去年秋冬季的老年人皮肤红疹,两例是青年人的虫咬伤,都是从毒论治的。这阵子门诊上又遇到好几个类似的病,也是差不多的思路治疗的,想法从模糊也开始慢慢成形,一些猜测也得到了验证,因此把这四个医案整理记录在这里,供大家参考交流。

首先是两则老年人皮肤红疹瘙痒的医案:

医案一老人速发皮肤红疹

(写于年12月20日)

两周前(年12月2号)门诊来了一个83岁的老太太。平时什么毛病没有,最近几天突然脸上起了很多红疹子,奇痒无比,医院被认为是皮肤过敏,配了氯雷他定、地红霉素等药,用了没一点效果,来门诊当天已经蔓延身体及四肢。

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在我对面不停的挠手指侧面,看着甚是可爱。面部已经红肿有些变形了,眼皮、耳朵红肿,影响睁目。用手触摸皮肤又肿又热又硬,热度不甚。大便胃口睡眠等等无明显异常。

脉稍芤。舌淡暗,苔薄,少许泡沫。

处方:

荆芥10防风10生地15黄芩10

柴胡10前胡10枳实10桔梗5

玄参15连翘10栀子5威灵仙10

徐长卿15桂枝5丹参10牡丹皮10

*7贴

辨什么??

我辨风热阴虚。为何?年老精亏,阴气自半。中医的说法是这样,我个人的描述就是细胞死了,排不出去积累在体内化毒火了。从毒论,解毒需养阴。

解毒祛风热用:荆芥、防风、连翘、栀子、徐长卿、黄芩。

养阴用:生地、玄参。

老年人气血也不流畅、药能达表用:桂枝、丹皮、桔梗、威灵仙。

外发用前胡柴胡,下行用枳实,上行用桔梗。同时养血以祛风用丹参。

整体不能燥,所以选用的药材不燥。补虚祛邪兼顾。实为辛凉滋润之法。

随访:3天肿消7天痊愈。服药无不适。

论老年人之毒。发为皮肤症状,此为内生之毒,用药不可夺气伤阴阳。用辛凉滋润之法是我的观点。内发之毒自伤阴,我比喻为一个池塘里的水和其中的缓冲介质能容纳一部分毒在内,毒发出来还是不发出来与毒素积累增加和池塘中阴液的量和质有关系。当池塘里的水又干净又多的时候毒进去也不会引发什么波动。当池塘里的水溶解毒素饱和了以后,无论是有新毒素进入还是池塘的水被消耗都会表现为毒发。所以熬夜、食用辛辣、春季、秋季等消耗津、液时都会毒发,毒发同时也消耗阴液,所以很多毒发有季节性,与生活事件相关。

故毒发的时候要先往池塘里注水,然后再清理里面的毒素,排出来。要不然可能排毒的速度还没有因阴液消耗而毒素析出的速度快。故我个人的特点就是辨为火,用药不仅清火也养阴。静能养阴、动能生阳。燥(躁)能伤阴、努则伤阳。这是一个气阴双虚、毒素横行的时代!

医案二老年身痒

(写于年3月4日)

.1.19初诊

陆某某,女,80岁,皮肤瘙痒半年余。

患者自诉夏季突发背部、腹部、脖子等红疹,疑为虫咬,服用激素药物可缓解,服用抗过敏药无效。后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发作时起疹,白色,内有透明液体,刺痒,抓破后留下疤痕,外用药无效。

高血压病史数十年,现控制可。左侧脑梗一次,遗留反应迟钝。

怕冷,二便可,寐多,时有痰,舌下络脉不显。舌红苔薄黄稍滑。脉虚数。

辨证:内毒伤正湿毒时发

治法:养阴祛风益气利尿解毒

处方:羌活5荆芥10防风15生甘草10

独活5枳壳10桔梗10玄参10

黄芪15白术10茯苓10防己10

泽泻5人参3前胡10薄荷5(后下)

麻黄5

*7贴水煎服

.1.16复诊

诉服用上药后无明显好转,服药后身痒偶有加剧,今日痰多,大便干。

舌红苔薄黄而粉,脉浮而数。

后追问药物煎煮方法,患者女儿诉使用自动煎药壶煎煮,每次煎煮4小时。

嘱患者女儿缩短煎煮时间。

煎煮时间影响药效,尤其是祛风药和含有芳香烃的药物不可久煎,关于此可见《药物煎煮法及服药注意事项》。

处方:

①原方*7贴。

②新方

芦根10白豆蔻5(后下)当归10防风10

通草10五味子10丹参30槟榔15

知母10甘草15玄参15川牛膝10

黄芪20防己15白术10

*7贴

先服原方,再服新方。(问及煎煮方法问题时,新方剂已经开出,故一次看病有两张处方。)

随访:服用原方7贴后瘙痒已经缓解7、8分,服用新方后已经痊愈,不再瘙痒。至此困扰患者的皮肤瘙痒也就看好了。

我对老年皮肤红疹瘙痒的看法:属于自己机能下降,偶然的疾病或者身体变化导致身体自身运行产生的毒素和外邪混杂,内毒消耗身体阴液。治疗上当以补阴打底,有毒解毒,伏内发表,有热不一定清热,年老阴气虚弱,阳气也不宜杀伐,选用清热药物当清凉,甚至补阴为主,稍稍清热,或者可以利尿。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小便利了自身的排泄功能正常,不再消耗自身阴液正气,小便利了,阳气的气机也能够活转。这两个案例都说明了养阴解毒祛风思路的正确性,效果要比激素和抗过敏药有效的多。

接下来是两个青年人虫咬伤的案例,一个急性中毒,一个慢性中毒,也是用毒辨证,与前面的老年人医案相互具有参考性,治疗思路方法异曲同工,可以看出一些与天气有关的使用激素抗过敏药效果不佳的皮肤病从毒论治的合理性。

医案三虫咬伤急性中毒

年9月29日初诊

顾某男42岁

主诉:左踝水泡痒5天余。

5天前左踝部虫咬后起水泡,自行使用创可贴,后痒剧,医院皮肤科就诊,外用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新曲樟乳膏,无效,仍每天新发5mm-8mm水泡1-2个。医院门诊就诊,补服用盐酸西替利嗪,服药后患者诉睡眠难受,自主停药。

纳佳,大便稀溏,舌淡红苔薄白。处方:外用金黄膏,内服五味消毒饮*5贴。

服药3贴后情况稳定,无新发水泡。身上起白疹,痒。服药4贴后舌头起疹子,喉痒隐痛。

年10月5日复诊

无新发症状,水泡开始消退。

处方:荆防败毒散*7贴。收尾。愈。

医案四虫咬伤慢性中毒

年5月26号初诊

马某某男40岁

主诉:肤痒数月余。

年冬患者于海南度假时被虫叮咬,小腿部留有皮炎,现受热即全身发作水泡,痒剧。近半年易作感冒、咽痛。余无明显不适,过敏性鼻炎20余年。

舌红苔白。脉软数。二便可,纳可,寐不安。

诊断:虫咬皮炎

辨证:血毒风盛

治法:祛风解毒

处方:五味消毒饮加荆防败毒散加减

蒲公英10紫背天葵10(药房无药换芦根10)

荆芥10防风10生地10

羌活10茵陈10金银花10

紫花地丁10葛根10麻黄5制附子5

*14贴

嘱自服季德胜蛇药3粒,一天三次。

年6月12号二诊

服药后患者明显好转,上肢皮疹水泡已痊愈。但患者腿部小水泡结痂处痂脱落流水不止,夜痒重。服药期间腿肿一次,现已经消退。

舌红苔白。脉软。二便可,纳可,寐不安。

诊断:虫咬皮炎

辨证:血毒风盛

处方:

蒲公英10天葵子10荆芥10

防风10生地10羌活10金银花10

重楼3紫花地丁15麻黄5

夜交藤15忍冬藤15制附子5

*14贴

嘱停服季德胜蛇药,外用金黄膏。

年7月31号三诊

患者服药后好转。停药后近日加重。现患者下肢皮肤呈片状高出皮肤,肤温高,皮肤红,有侵犯周围之势。痒轻微。昨日时伴有腹痛、胃肠不适,偶有腹泻、舌麻、咽喉疼痛。于外院就诊被诊为荨麻疹。服用抗过敏药无效遂来就诊。

舌红苔黄。脉软数。二便可,纳差,寐不安。

诊断:虫咬皮炎

辨证:风热

治法:扶正解毒祛风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党参10荆芥10防风10

柴胡5桔梗5川芎10

茯苓10枳壳10前胡5

羌活10独活10生地20牡丹皮10

黄连3黄芩10鬼箭羽15栀子10

*7贴

年8月7号四诊

服上药后2日皮疹皆退,胃肠时做胀气。小便可,大便稀,纳寐可。

舌红苔薄腻。脉右软数,左寸沉。

诊断:虫咬皮炎

辨证:风热

治法:扶正解毒祛风

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党参10荆芥10防风10柴胡5

桔梗5川芎10茯苓10枳壳10

羌活10牡丹皮10黄连3黄柏5

黄芩10栀子10

*14贴

随访:服药后痊愈。

对比两个虫咬伤的案例,都是起水泡,痒,服用抗过敏药无效。第一例是急性,第二例是慢性的。

现在用第一例的病程观看第二例,第二例一直都处于发而未发的状态,虫毒一直潜伏在患者身体里,游走全身,遇热则发作,患者并未予以重视(有时候也是患者忙碌,一部分男人总是只要没有病到不治疗不行的程度就拖延治疗,往往只要症状稍有控制就不再服药)。

后一则医案的前两个处方中,因患者虫毒潜伏在体内,所以使用麻黄来搜托虫毒,用季德胜蛇药解毒。因长期中毒,患者阳气有所损伤,经常感冒,故使用附子温阳,所以药方中才会寒温药并用。服用第一次的药14贴后患者明显好转,发作在全身各处的症状消失,而最初被虫咬的腿部症状加重,开始有强烈反应,这是一个近半年病程的逆转。服用第二次的药14贴后患者明显好转,患者随即不再治疗。

等到一个月后患者急性发作,类似荨麻疹症状,外院门诊按照荨麻疹处理,效果不佳。当时我观看患者皮肤症状,有流毒之感,并且有了舌头麻木,咽喉肿痛这种中医所谓毒气内攻心肾的症状。前一则急性中毒案例中也有类似症状。所以赶紧扶正托邪祛风解毒,使用的都是荆防败毒散加减。服用后效果不错。皆痊愈。

从毒来看问题,这四个医案使用的都有养阴解毒祛风药。养阴祛风是治疗皮肤红痒使用激素和抗过敏药无效的好方法。

关于养阴:养阴是解毒的基础,或者说养阴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毒。从中医上来说,阴虚生风,所以养阴也可以缓解风症。

关于解毒:根据毒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解毒药,具体使用解毒药的种类和解毒方法等等还是有待探讨的。

关于祛风:祛风药可以缓解急性症状,从药理学来看,很多祛风药是可以中和重金属中毒的。从生理学上来看,祛风药可以缓解神经紧张,降低神经敏感性,缓解免疫过激反应。从中医上来说,痒也属于风,祛风药也是合理的。

最近门诊又来了几个老年人(年轻人也有呦),皮肤开始痒了,看来这个病是有季节性的,敬请期待疗效反馈吧!

.11.19瞎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rybw/8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