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我们的祖先在一年中安排了二十四个节气,实在是为种田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像是按照造物主脾气制定的一份全年工作计划表,某个节气一到,农民就知道应该做什么了。大暑是一年中当地最热的季节。大暑至立秋内要抢收早稻,抢种后季稻,成为全年中农事最忙,任务最重,也最艰苦的“三抢”季节。每天的气温高达三十四五度,后季稻的插秧任务再重,也一定要在8月7、8日交立秋之前完工。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的特点就是“极端的热”“蒸煮模式”开启。亲,准备好了吗?

太阳到达黄经°时。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习俗各地大不同

浙江地区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福建莆田吃荔枝“过大暑”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一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鲁南地区“喝暑羊”

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广东大暑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对抗“大暑”良策

首先,介绍一个“靓”汤,夏日炎炎,最适合健脾化湿、祛暑除热。

原料:麻鸭、冬瓜、姜、蒜、枸杞、红枣、黄芪、淮山、盐、胡椒

制作:1.鸭子洗净切成大块,架锅煮水,将鸭块放入;2.将煮出血沫的鸭块焯过水后沥出;3.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油,下入姜和大葱煸炒;4.煸炒出香味后加入焯过水的鸭块一起翻炒;5.鸭子微微煸出油后加入适量的水和几粒枸杞,红枣,黄芪,淮山;6.大火煮开后文火煮上三十分钟;7.待鸭子八成熟时加入切成大小适中的冬瓜块;8.再煮上十分钟后加入盐和胡椒调味;9.煮好的冬瓜块层半透明状,而鸭子汤味道鲜美。

蛋花清凉饮:鸡蛋花花瓣外白里黄,像蛋白包裹着蛋黄,因此得名。鸡蛋花可观赏又可药用,是广东著名“五花凉茶”中的五花之一,具有清热祛湿、润肺止咳、消暑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酸酸甜甜的紫背天葵茶:紫背天葵能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紫背天葵用开水冲泡,其色紫红,味微酸,清香可口,若加入少许糖其味更佳,能消署除热,又有助消化、健胃、解酒之效。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

本文发布于「星湖美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yfyl/5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