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middot表演欲是人类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专业 http://m.39.net/pf/bdfyy/文:刘希彦 李白死于腐胁之疾,通俗的说就是胸胁化脓腐烂,这种病常由饮酒过度引起。大概后人不愿意相信诗仙是这样的死法,便说他是酒后去水边游玩,入水捉月而死;又说他是骑在一条鲸鱼的背上,消失在茫茫大海中。不管结局如何,总之他这一生正如他在诗中所言:“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 李白的梦最终都没有实现,在追梦路上所唱的歌却千古流传,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过程即结果吧。其中最嘹亮的是他的古体长歌,惊风雨而泣鬼神,可谓唐诗的奇中之奇:《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最有名的三首已经被长篇累牍的说得太多,另说几首: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嘲笑孔圣人,在中国文化里是危险的事情,哪怕借“楚狂人”的名义——这是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隐士,不肯跟孔子说话,却对孔子唱过一首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说凤凰本是政治清明的时候才出现的神鸟,如今世道昏乱也出现了。这是在嘲笑孔子不合时宜的到处奔走,话里头有骂也有赞。李白总把自己比拟为隐士,其实这是他最做不到的事情,恐怕比戒酒还难,酒说到底只是这位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的道具而已。 手里拿着绿玉做的拐杖离开了黄鹤楼,可以想象他的装束是何等的惊世骇俗,恐怕只有屈原那顶“切云之崔嵬”的帽子可以相媲美了。“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真是个大旅行家,当年出行主要靠徒步,走完五岳,那可是大半个中国的版图,大概古往今来也不多。这当然需要个由头来做精神支撑,“寻仙”便是。李白晚年娶了个真修仙的老婆,苦苦劝他进山一起修行,他却不干了,要去参加永王李璘的叛乱,说到底还是喜欢酒喜欢热闹。纵观他的一生,最大的欲望是当演员,他的表演欲太强了,为了观众,他一直在旅途上,到处寻找掌声,收获粉丝。表演欲是人类本源的一种欲望,亦是每个人最热衷的游戏,谁不是这样呢?为了别人眼中的自己,为了所谓的面子和地位,消耗了最多的时间和生命。 再来看《鲁郡尧寺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里的几句: 我歌白云倚窗牖,尔闻其声但挥手。 长风吹月度海来,遥劝仙人一杯酒。 酒中乐酣宵中分,举觞酌尧尧可闻。 何不令皋繇拥篲横八极,直上青天挥浮云…… 何为想落天外,何为狂心泼天,这是《庄子》的皮相加上外道的狂想,简直是诗歌里的致幻剂。听听这口气之大,自比西王母——《穆天子传》里记载,西王母在瑶池宴会上曾歌《白云谣》以赠穆王——穆王自然比的是这位窦薄华。不就是喝个酒吗,天大的帽子就这样互相戴上了,若不这样的互吹互擂,又怎能从白天喝到半夜。 “长风吹月度海来”,月中的仙人也专程为他而来,连海上的风都来护送。再看这位谪仙人的姿态,多么的傲娇,只是远远的劝了仙人一杯酒,简直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样子。 这是在尧寺倚窗唱歌,尧是上古的圣人,又举杯邀请尧喝酒,还要给尧提建议:为什么不让皋繇拿个扫帚扫尽天上的浮云,让天地更清明些?真是能说大话,这样的狂言亏他怎么想得出来,只是里面的意思太老套,不过就是怀才不遇那点事。 “悲”、“笑”二字他用得很频繁,经常密集的交错在一起。这是李白式的出离,哪怕写痛苦,也总有一个快乐的自我在高处俯视着,这就让他的诗歌有着寻常所不能及的超脱之美。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秀眉霜雪桃花貌,骨青髓绿长美好。 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 …… ——《山人劝酒》 这里写的是商山四皓,四位著名的隐士,他们应吕后之请出山,助刘盈保住了太子之位,安了汉室三百年之天下,事后又飘然回到商山,如无情之云弃世而去。这就是李白理想的人生,又要做隐士,又要建功立业;“秀眉霜雪”“骨青髓绿”,还要修道成神仙;“劝酒相欢”,酒也不能少。他就是欲太多,欲多之人,入世则乱国,出世则乱法而不自知,所以那些和他喝喝酒做做诗的,就是不重用他的官员是明智的。 李白随永王李璘造反的时候,肃宗已经称帝,安禄山也被儿子毒杀,天下将定。当时所有的文化名人都没有去亲附,惟有李白去了。去了便去了,礼遇是有的,却没有给他任何封号和官位,永王也不是个糊涂人。结果事败,流放夜郎,若不是郭子仪出手相救,连命都保不住。他是随赵蕤学过纵横术,自视有谋略,却如此的误判形势,恐怕只有欲令智昏可以解释。 只有在写诗的时候,他有着神一般的清醒和明判。你看这手眼,“苍苍云松,落落绮皓”,古意盎然而又飘飘洒洒,你能想象写的是四个老人吗?用“皓”代指老人,已去其陈旧之气,又虚陪一个“绮”字,更添了云霞灿烂之色。写先贤最容易写得刻板,这里却化之为松之风山之云,真是枯笔头子里也能生出鲜花来。 往下笔法更奇——“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简直如情诗一般天真烂漫,仿佛是写给一位妙龄少女的。细想又不对,先设一问,春风为谁而来?草上忽然飞满了蝴蝶,难道蝴蝶已经预感到鲜花即将盛开?——这是写给即将返老还童,重又有美好桃花貌的四位耆老。想想那场景,四位鹤发童颜的的老人行走在山间,无数的蝴蝶翻飞在他们周围,真是仙家之吹嘘,此等奇思也只有太白心胸间能化出,再无别家。 “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麋鹿代表隐逸,以麋鹿之隐逸为志向,以龙虎之争斗为耻辱,一语入了峥嵘高古,这才是惯常商山四皓的画风。 太白诗的奇处是说不完的,有的奇处人人可见,有的奇处唯有会心者得之,比如这一首《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像山歌一般,几乎看不到任何修辞,形容词也不复存在。短短的二十八个字里有五个地名,占去了近一半的字数,却丝毫没有阻挡诗意的流动,甚至这些枯燥的地名也成为了诗意本身。是乘舟,又仿佛是乘云,如此之开阔,却偏偏是寻常的相思之词。写诗的最高境界就是看不到诗,字里行间你找不到诗是从哪里生长出来,也不知道这样的诗意到底该指向何处? 《石头问道:刘希彦解读红楼梦》作者:刘希彦著出版社:岳麓书社出版时间:年2月相关阅读:刘希彦·真正的神性是自生的刘希彦·成为一位伟大的观察者 刘希彦·真正的天才能发现所有人的优长刘希彦·气化万物的盛世先声刘希彦·心是空的,所以什么都可以放进去刘希彦·生命是无形频率之有形化现刘希彦·王维领先了一千多年刘希彦·人心不到之处,万事万物自有其感通刘希彦·感同身受便是慈悲刘希彦·万事万物原本是一个整体刘希彦·千百年来不知打开了多少人的心胸刘希彦·虚空的人很少有敌人刘希彦·五十岁才买得起房的白居易刘希彦·诗歌中的圣王之道刘希彦·天下唯不言之教最不可及刘希彦·能洗俗的唯有一个真字刘希彦·悲心入大千刘希彦·他的诗就是半个盛唐刘希彦·仙魔一体之风姿刘希彦·无我与神我刘希彦·历史上最有名的一次辞职刘希彦·没必要在自身之外再附加一个意义刘希彦·尘世便是天堂刘希彦·唐诗之绝唱刘希彦·极简主义的本质是静心刘希彦·心气太高必暗生忧伤刘希彦·世俗的天才喜欢的是拙劣的模仿刘希彦·盛唐最有风姿的两个男人刘希彦·只有宁静能通往神性刘希彦·“我”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xgpw/8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天竺葵有一句ldquo口诀rdq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