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古诗原创赏读梅花部编小学语文二
北京皮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原‖创‖赏‖读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品诗人:鹿饮溪 朗读者:颍川郡主 梅花凌寒,暗香不改 前段时间,费玉清演唱的《一剪梅》意外引爆国外网络平台,外国网友们除了纷纷学唱,还神奇地挖掘出歌词“雪花飘飘,北风萧萧”这八个字的魅力,用它们配以各种图片、视频来表达自己遭受打击的心情。 而对于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我们来说,这句“一剪寒梅傲立雪中”的歌词才更能激荡人心,引发共鸣,因为寒梅的形象凝聚了太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王安石的《梅花》,感受我们独特的梅花文化吧!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说,我远远地就看到墙角的树枝上堆积着一团团白雪,可为什么有阵阵幽香萦绕鼻尖,继而沁人心脾呢?哦,原来那挂在枝头的是我最爱的梅花,它们正冒着严寒朵朵盛开,洁白如雪。 小朋友们,这首诗是不是很好懂?可你们知道吗?它表面上是一首歌咏梅花的诗,实际上却可以说是一幅诗人的自画像。 自画像?诗人也像梅花一样美吗?非也非也!宋人笔记上记载,诗人王安石不仅不貌美,还不是很讲卫生,经常不换衣服不洗澡,对吃的也不在意,他吃菜只吃离自己最近的那一盘。更离谱的是,据说有一次皇帝请大臣们钓鱼,他对钓鱼不感兴趣,就把一兜鱼饵给吃光了…… 小朋友们一定张大了小嘴巴,这还是历史书上记载的两度出任宰相的改革家王安石吗?这还是在文学史上被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王安石吗?这样邋遢不讲究的诗人又如何与冰清玉洁的梅花扯上关系呢?为了揭开这层层迷雾,就让我们再读一读诗歌吧! “墙角数枝梅”,这梅花没有在精美的白玉盆里,也没有在耀眼的庭院中央,而是静静地盛放在偏僻的墙角,是不是有点儿像由喧闹的朝堂退出后隐居在僻静的钟山的老人王安石了? 此时的诗人已是第二次从宰相任上退下,而且所有的改革措施都被废除,一生心血尽毁,心境该是多么的苍凉。可是诗人有丝毫的后悔与绝望吗?且看那墙角的梅花,哪怕大雪压弯枝条,哪怕冒着三九严寒也要把幽幽香气溢出,这份坚守与孤傲,是不是很像遭遇重重阻力却义无反顾推行新政策的“拗相公”王安石?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洁白无瑕、暗香四溢的梅花,又是不是像极了对物质生活不屑一顾,一心追求改革理想的实现,耗尽心血为北宋的长足繁荣而谋划的改革家王安石? 梅花凌寒独放,清幽高洁;诗人暗夜独行,心向明月。小朋友们,现在你们觉着诗人像不像梅花呢? 梅花,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是冰清玉洁的高贵品质,是不畏打压的铮铮铁骨,是寂寞中对淡泊情怀的追求,是困境中对理想操守的坚持。 小朋友们,此时此刻,你们脑海中的梅花是不是更丰富、更立体、更美丽了呢? 重‖点‖释‖义 注释: 1、凌寒:冒着严寒。 2、遥:远远地。 3、为(wèi):因为。 4、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译文: 墙角边的几枝梅花儿, 正独自冒着严寒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不是雪, 因为有香气幽幽传来。 诗‖人‖简‖介 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逝后赠太傅,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往期赏读回顾?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古诗赏读《咏鹅》 ?部编版小学语文下册 古诗赏读合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音频及文字作品已获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如若喜欢,欢迎转发)。授权转载须注明来源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xgls/7593.html
- 上一篇文章: 速看3天后岑巩将ldquo改名r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