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品质优劣断定的误区,你中了几个这
众所周知,人们在描述中药质量好坏时经常用“以……者为佳”、“以……者良”、“……者真”、“……为好”、“……为胜”等等的关键词。别小看这一句简单的描述语,它可以说是经历了多年中药生产过程的摸索和积累,特别是又得到临床实践的验证总结出来的中药质量评价标准。 这种评价标准不仅对于中医药从业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意义,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看到上述这些质量好坏评价标准之后,通常会因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产生习惯性思维,使人们对中药的品质产生误判。 1、不是所有药材都是越大越好 很多人会认为药材个头越大,品质就越好。例如三七就以个大、肥满、体重厚坚实者为佳,分等级的时候多以每克20个、30个、40个分为一等品20头,二等品30头……等等。如果所有中药材都是以个大、粗壮者为佳的话,那就会出现误判的情况。 有些中药就是越小越好的,例如川贝母在分等级时是以粒头小而均匀、色白、有粉性者为佳,一等品:每50克粒以上;二等品:每50克粒以内。 ▲川贝母 吴茱萸也是同样的情况,以粒小、饱满坚实、色绿、香气浓郁者为佳,分为大花、中花、小花三种规格,有的是大粒和小粒的两种规格,但是无论如何分都认为小花吴茱萸质量较优,也就是直径在2毫米左右、圆球形、多闭口、饱满、表面绿色、香气浓郁者为佳。同理,青天葵也是以叶小者为佳。 ▲吴茱萸 2、不是所有药材都是越硬越重越好 除了论个头大小之外,往往认为中药坚实或体重者为好的也不在少数,如山药、葛根、茯苓等均以质坚实者为佳,地黄以质坚实、体重者为佳,另外,沉香、降香都以体重、入水下沉者为佳等等。 如果你根据以上规律就认为所有中药都以质地坚实、体重者为佳的话,那也就要犯错误了。比如防风以质松软者为佳,如果防风质地坚硬,则认为是死条、冻条,这都是质差用的词语。同样的例子,如党参以质柔软者为佳、天然牛黄则以体轻松脆者为好。 ▲防风 3、不是所有的药材都是越老越好 一般人会认为,中药生长的年限越长或者年龄越老就越好,如同大家所熟悉的一句话“姜还是老的辣”,虽有引申之意,但多数还是符合植物随着生长年限越长,其活性成分贮藏量就越高这一规律。但是从临床用药疗效中总结出的结论也有出乎意料的实例,如乌药、丹参、独脚金等。 乌药以质地细嫩且粉性足者为佳,版《中国药典》也明文规定了质老的乌药不可药用。丹参以条粗壮者、紫红色者为佳,生长一年(当年)必须收获,生长时间长了,丹参根茎会发生木质变化,严重影响药效。独脚金也是如此,一般以株长15厘米以内,深绿褐色,茎幼而带有花蕾者为佳。香薷也是以枝嫩而带花穗或不带花穗者为佳。 ▲乌药 ▲独脚金 4、不是所有药材都是野生的好 原本大多数中药材都是野生品,但是随着用量逐年增加,野生品无法满足于市场需求,因此,部分中药材,特别大宗常用的中药都在各地人工栽培或者养殖。那么问题出现了——野生品和人工栽培品,哪个更好? 这应该说是从事中药栽培和养殖研究者一直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xgls/1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药材与药材交替种植方案
- 下一篇文章: 药膳材料类鱼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