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

须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

清?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一剂辛凉解表药,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四味药组成;主治邪热壅肺证,证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有汗或无汗,舌苔黄,脉数。

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六。(63)

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二十四。()

麻黄四两,去节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 甘草二两,炙 石膏半斤,碎,绵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杯。

1、无寒不作喘,无虚不作喘,汗出而喘,外寒不解,内无大热,故用石膏辛甘微寒以解表热,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宣肺解表润肺化痰。(63)

2、误吐、误下之后,当审证求因,虽然是桂枝汤证下后也不能再用桂枝汤,证变了。既有汗出,又兼喘证是热郁太阴,这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

此治风热证,辛凉解表之方。

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

外感邪气化热;热邪壅遏于肺,肺失宣降。

本方平喘之力强,是麻黄配伍石膏,麻黄配伍杏仁的双重作用。

清热宣肺,宣泄平喘。

邪热壅肺证。风热气喘发热,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有汗或无汗,舌苔黄,脉数,但必须有内热喜冷之证。

按:有汗是属于内热较盛之证,麻黄性温发汗宜少用,生石膏清热宜多用。

1、本方为清宣肺热,治疗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常用方剂。以发热、喘急,苔薄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本方既可治无汗之咳喘,又可治有汗之咳喘。有汗而喘,为热壅于肺,其热尤甚,石膏的用量可五倍于麻黄;无汗而喘,为热闭于肺,其里热程度较热壅于肺为轻,石膏的用量可三倍于麻黄。

3、急性气管炎,肺炎属于肺热炽盛可用本方。如痰阻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以肃降肺气。痰黄稠者,可加瓜蒌、贝母等清热化痰。喘咳、发热甚者,可重用石膏,并可选加知母、黄芩、青天葵、瓜蒌实等,以清泄肺胃之热。   

1、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63)

2、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 黄   60克

杏 仁   20克

生石膏   克(研细)

炙甘草   30克

上4味,以水毫升,煮麻黄减毫升,去上沫,再下余药,煮取毫升,去滓,温服毫升。

麻黄、杏仁解表降气治喘,生石膏以清内热,炙甘草以和中。

脉浮弱、沉紧、沉细,恶寒恶风,汗出而不渴者,禁用;无表证之喘者忌之,无里热之喘证更忌之。

(1)麻黄汤:此为治表寒不兼内热喘证之方。

(2)三拗汤:此为治表不甚寒、里无内热喘证之方。

本文遵循“原方原量用经方”的原则,汉代一斤折算为克、一两折算为15克、一升折算为毫升,杏仁10枚折算为4克。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

  我们是知识的分享者,欢迎转发和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甘露聚糖肽胶囊零售价格元是多少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rybw/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