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五行配属法还有一份邀请函
往期回顾 药师备考10大雷区你中了几个? 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师必须收藏 详细图解有歌诀,中药鉴定轻松学! 详细图解有歌诀,中药鉴定轻松学! 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准考证打印流程 详细图解有歌诀,中药鉴定轻松学! 想当高层管理者,必须有执业药师证! 常用味中药彩图,教你熟记中药功效! 常用味中药彩图,教你熟记中药功效! 姿势已摆好 就等你点啦 中药记取十法,顾名思义是介绍记忆中药并取得印象的方法。十法运用必须灵活机动,不能死搬硬套,必须以实际功效为基础来选用,例如苏子,若按异部擅长法中“子能明目”条来记取,岂非矛盾吗?但我们按苏子实际功效“降气化痰”“性味辛温”,用五行配属法,辛入肺,能治肺气上逆之咳嗽,用因质取效法,子重则降,能降气化痰。这样记取,苏子的药性基本上明确了,而且印象深刻,易于理解。 药物有共性,这是普遍性,有个性,这是特殊性。认识每一个问题都要如此,所谓“知常达变,融汇贯通”。如花升、子降这有其普遍性的一面,然而有“诸花皆升,旋复花独降”,“诸子皆降,蔓荆子独升”之殊。诸如此类问题,要辩证地认识,要以中药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药性为依据,适当地选择记忆方法,以达到灵活记忆的目的。 五行配属法 五行配属法是按照五行配属关系来记取药性的方法。五色五味入五脏五体,如味苦色赤入心入血脉。现将五行学说在中药学中的具体应用,举例如下: 1.色:五色入五脏治五脏之病。 色白入肺(气),多治肺经疾患。如:白芨(补肺生肌)、白前(降气化痰)、白芥子(豁痰下气)、桑白皮(泻肺平喘)、白果(敛肺定喘)、石膏(清肺泄热)、贝母(止咳化痰);其他如桔梗、杏仁、百合、薤白、浮海石、茯苓、海蛤壳、荸荠、沙参、麦冬、白芷、葱白等均色白入肺能疗肺经之病证。 七白散色青入肝(筋),多治肝经疾患。如:青黛(清肝泻火)、青皮(疏肝理气)、青蒿(清泄肝胆,枢转少阳)、青礞石(镇肝止痉);其他如青葙子、柴胡、青梅、茵陈、桔叶、胆矾、青防风、绿升麻、淡子芩、香椽、竹茹、桑叶、木贼、蜈蚣、青木香等均色青入肝能疗肝经之病证。 色赤入心(血),多治心经疾患。如:红花(活血调经)、丹参(养血安神、活血调经)、赤芍(活血凉血)、朱砂(镇心安神)、鸡血藤(补血行血)、丹皮(活血凉血);其他如苏木、生山楂、血竭、紫草、赤小豆、茜草、绛香、月季花、凌霄花、红枣等均色赤入心,能疗心经之病证。 色黄入脾(肌肉),多治脾经疾患。如:黄精(补脾润肺)、黄芪(补中益气,升阳益胃),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其他如谷芽、麦芽、鸡内金、炒白术、伏龙肝、乌药、党参、石斛、玉竹、饴糖等均色黄入脾能疗脾经之病证。 色黑入肾(骨髓),多治肾经疾患。如:熟地(滋阴补肾)、玄参(滋肾阴、清肾火)、黑芝麻(补益肝肾,乌须黑发)、女贞子(补肝益肾,滋阴养血);其他如阿胶、首乌、血余、五味子、萸肉、锁阳、仙茅、苁蓉、旱莲草、杜仲、巴戟天、狗脊等均色黑入肾能疗肾经之病证。 2.味:五味入五脏,治五脏之病。 辛入肺,主治肺卫表证。如解表药中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生姜、薄荷、石胡荽等均有发散解表之功。 酸入肝,主治肝肾病变及滑泄之证。如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木瓜(舒展筋脉),山萸肉(补肝益肾,涩精止遗);其他如五味子、乌梅、金樱子、覆盆子等均味酸收涩能涩精止遗。 甘入脾,主治脾胃之病变。如甘草(健胃调中,缓急止痛),大枣(健脾补中),饴糖(补虚建中);其他如党参、蜂蜜、谷芽、麦芽、黄芪、黄精、玉竹等均为味甘补中之品。 苦入心,主治心经病变。如黄连(泻火解毒),莲心(清心安神),牛黄(清心解毒);其他如焦山楂、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等均有苦寒泻火之功。 咸入肾,主治肾经病变。如咸苁蓉(补肾温阳),盐水炒杜仲(补肾壮腰),昆布、海藻(利水消肿)等。 五味子上面是从色、味两个方面根据五行配属关系来记取药性。其他如形、质等方面亦可自己去演绎;同时,除入脏入体外,也入腑入五官等。总之,要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五行学说这个工具。有关五行配属的记取方法,在《内经》中尚有五脏苦欲说,《素间·脏气法时论》指出: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甘以缓急),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辛温散急),用辛补之(细辛),酸泻之(芍药);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用咸补之(泽泻),甘泻之(甘草、人参、黄芪);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炙甘草),用苦泻之(黄连),甘补之(人参);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诃子),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用酸补之(五味子),辛泻之(桑白皮);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黄柏、知母),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知母),用苦补之(黄柏),咸泻之(泽泻)。《内经》根据药物性味和五脏之苦欲,提示我们五味各归入五脏,对于我们临床用药亦可资参考。 药物尚有寒、热、温、凉之别,如同一味苦,黄芩则清肺,黄柏则坚肾,黄连则清心,大黄能通下,柴胡能升清,龙胆草能泻肝;同一味咸,泽泻则泻而不伤阴,苁蓉则温补肾阳,海藻、昆布则消而软坚,鹿茸则补肾壮阳等,此皆气味同而功用异,因此要将四性结合五味,灵活运用,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所。 这里有一份属于你的邀请函请 还有抢分课哦 ◆声明: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和信息系来源于互联网,转载仅供传递信息或供个人学习、交流,并非赞同其观点和对其内容真实性负责。转载文版权内容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问题,请立即联系,以便及时更改或删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rybw/2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路边的野花也要采
- 下一篇文章: 你经常给孩子喝的不是奶而是乳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