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肝火犯肺咳嗽案
我临证以来治过不少咳嗽的患者,甚至第一次给别人开方子治的就是咳嗽。有句话叫“内科不治喘,外科不治癣”,说的是咳喘和皮癣都是难治之症,病程较长,大夫上手后难以再短期内显效。是以我治咳喘,也有时而效果好,时而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我的《习医十五年心悟》中的六十则医案中,并未收录咳喘案。今治一咳嗽患者,我辨证为肝火犯肺,嘱服汤药三日,第四日下午跟我言道方子甚好,缠绵月余之咳嗽已近痊愈,故将此案录于此。 林某,男,29岁,主诉咳嗽1月余,咳时一连数声,严重时面红耳赤。气逆作咳,无痰。口苦易怒,燥热失眠。舌黯苔白稍腻,有齿痕,舌下络脉怒张,左脉聚关,滑数。 R: 桑白皮10g地骨皮10g黄芩10g柴胡10g 阴地蕨10g合欢皮10g钩藤10g郁金10g 紫苏梗10g南沙参15g桔梗10g甘草5g 青天葵10g诃子5g 3付 医话: 咳嗽一症,先分外感内伤,外感者分寒、热、燥,内伤者,多为肝火、脾湿、肺虚。感于寒者,多予止嗽散;感于热者,多予桑菊饮;感于燥者,多予桑杏汤。肝火犯肺者,多予加味泻白散;脾湿阻肺者,多予二陈汤;肺肾阴虚者,多予沙参麦冬汤。 以上六种最为典型,但临证之时多遇兼夹,如外感迁延不愈,可致传变内伤;内伤之后又易感受外邪。内伤肺虚,又可累及于肾,日久又会导致心的亏虚。所以咳嗽一症难在辨对当下的病机,既要准确地截断病程,又要明晰疾病的来路和去路,已经损伤的需要补救,尚未损伤的需要预防。 本例病人气逆作咳,咳声连连,目赤易怒,是肝火犯肺的病机,虽迁延一月有余,但平素体健,尚未肺肾阴虚之象。咳嗽确非我擅治之症,故予加味泻白散3剂,若中病,则可依法继续治疗。若疗效欠佳,则嘱病人另寻高明。 本方以桑白皮、地骨皮、黄芩清肺热,柴胡、阴地蕨、钩藤平肝火。苏梗、郁金、合欢皮行气活血、疏肝安神,桔梗、甘草合用,是《伤寒论》中的桔梗汤,止咳利咽。另有沙参、诃子滋阴敛气,青天葵健脾消积。 其中阴地蕨、郁金、合欢皮、沙参、诃子、青天葵都是我加上去的药,郁金行气活血、清热利湿,尤以解郁之效冠绝诸活血之品。合欢皮安神解郁,兼能活血,且味甘性平,我常以此药代替价格昂贵的酸枣仁。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其中又以产于安徽、四川、江苏等地的南沙参润燥止咳之效最好。诃子敛肺降气、利咽止咳,以此药配原方中的桔梗,一升一降、一散一收。阴地蕨清热平肝,镇咳力宏,对肝火犯肺之咳嗽尤有其效,是我治此类咳嗽的必选药,配入加味泻白散中可增强平肝之效,易可大剂量单独使用。青天葵清肺止咳,又能健脾消积、散瘀消肿,也是一味良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平肝、止咳安神、活血解郁之效。 田耿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pzff/24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原生水生植物图鉴转
- 下一篇文章: 吃萝卜大全超级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