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饮尽山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
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有酒乐逍遥,无酒我亦颠,。一饮尽江河,再饮吞日月,千杯醉不倒,唯我酒剑仙。春花哪堪几度霜,秋月谁与共孤光;痴心若遇真情意,翩翩彩蝶化红妆。仗剑红尘已是癫,有酒平步上青天。游星戏斗弄日月,醉卧云端笑人间。————酒剑仙 有一种爱情叫做天长地久。 有一种亲情叫做舍生取义。 有一种兄弟情叫做披肝沥胆。 有一款游戏叫做《仙剑奇侠传》。 一 姚壮宪总是称自己是一个来自台湾的“土仔”,并且以自己的形象来创造了《大富翁》中的农民形象。 憨厚,老实,话不多是他对自己最多的描述。 从小生活在台湾农村的姚壮宪,没有电视机,没有过电子游戏,有的只是那一股拼搏的精神。 这一点不管是从《大富翁》还是《仙剑奇侠传》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在他创作的游戏中,无论是李逍遥还是阿土仔,他们的生活背景都是来自乡下小镇的青年,一文不名,经过一番奋斗后终得成就。 在读工专的5年里,他把所有时间几乎都花在了计算机程序上,在学校的机房编制了无数小游戏。毕业那一年,姚壮宪意识到自己今后必定会走上开发游戏的道路。于是他带上自己的两款射击游戏作品,走上了寻访游戏公司的道路。 当时台湾有一家叫做大宇的游戏公司看到了姚的两款游戏,并且联系到了姚。表达了希望姚在兵役之后可以来公司上班的期望。姚顺势便同意了。 正如大宇的总经理李永进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当时我们都年轻,有自己创作游戏的想法,他想做中国人自己的游戏,我们便一拍即可”。 思想火花和时间节点在这一时刻碰撞了。 年,正值20岁的姚壮宪凭借着奇思妙想,创造出了一款名字叫做《大富翁》的游戏。其中就包含了钱夫人,阿土仔,大老千等经典角色。 《大富翁》在台湾一举卖出了3万套。这在当时一个惊人的成绩。 而后在年开发的《大富翁2》则比之前反响更加的强烈。 慢慢的,“姚壮宪”这个名字在游戏圈内流传开来。 如今,《大富翁》系列游戏并没有停止开发,至今已经更新了十几代,一直畅销。在姚壮宪办公室的橱窗里,至今摆放着光盘时代《大富翁》系列游戏的每一款产品。姚壮宪耸耸肩,那当然还算不上他的巅峰之作。 二 在部队的日子是枯燥的。 作为仓库管理员的姚壮宪更是觉得如此。整天无所事事的他将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读了一个遍。甚至还监守自盗,弄了一台电脑进去玩。 一颗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他心中生根发芽。 年,刚刚兵役完的姚壮宪在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情就就是找到当时的领导李永进,提出了要做《仙剑奇侠传》的想法。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由一名20多岁年轻人随便想出来的游戏能够成为游戏界的经典。 李逍遥的一招一式,赵灵儿和林月如的一颦一笑,都深深印刻在了了姚壮宪的脑海中。白天编程序,下午改文案,晚上画原型图,姚壮宪将他的心血全部倾注在了《仙剑奇侠传》上面。 就如同当年他为电视剧选中胡歌做李逍遥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胡歌是我挑的,我从人堆里一眼就挑出了他,又高又帅,看人贼贼的。” 三 《仙剑奇侠传》不是一个顺产儿,原计划一年完成的作品足足用了两年半才完成。 在两年多的创作过程中,姚壮宪还喜欢上了同组的一个女孩。 “只是暗恋,没有表白。后来人家又男朋友了,我就只好把这部分的感情倾注到了游戏里面。”一语成为了姚壮宪的遗憾。也让他加深了对游戏人物情感的把控。 年,《仙剑》上市的第一天,一万份拷贝销售一空。“下午经销商就给我们打电话说得赶紧备货,这很恐怖。”在姚壮宪的记忆当中,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作品从此将影响整整一代人。《仙剑》一代的正版游戏拷贝最终销售了二十多万套,而盗版更是数以亿计。 《仙剑》成就了姚壮宪,也成就了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工作室——狂徒制作群 四 仙剑的大获全胜,使得姚壮宪名利双收,被誉为大宇的“王牌制作人”,也顺利的成为了一名管理人员。旗下的狂徒制作群的名号也成为了众人追捧的对象。 贪婪和自私是刻在人骨子里面的性格。 姚壮宪为了防止别人插手仙剑和大富翁的制作,对自己的下属进行了过多的干预和保护。 《仙剑一》的火爆使得大宇有向世嘉平台移植的想法,并且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狂徒里的林嘉裕。 大宇的这个插手令姚十分的不满。每当林向姚要仙剑一DOS版本的源代码时,姚都会以硬盘坏了等原因为借口拒绝提供,导致林只能从游戏程序中提取代码然后重新编写,大大的浪费了时间。 在完成了版本移植之后,林嘉峪愤怒的离开了狂徒制作群。 而姚与仙剑一的另外一位灵魂人物——谢崇辉的关系也不好。 谢崇辉作为仙剑一的主策划,名气却远远不及姚。在《仙剑二》的开发过程中,二人就制作理念出现了巨大的分歧。结局以谢脱离狂徒转而带队去开发一款《霹雳奇侠传》的游戏而告终。 自此以后,狂徒制作群在名义上已经分崩离析了。 “其实露不露脸不重要,重要的是游戏要做的好。研发人员应该让游戏里的人物变成明星,而不是自己” 这是谢崇辉留给姚壮宪的最后一句话。 五 年,大宇看重了大陆的消费潜质,成立了北京软星科技有限公司,并且指派姚壮宪出任CEO。 姚壮宪是带着一肚子气来大陆的。 尽管他制作了大富翁和仙剑两个系列的游戏,但是大宇给他的待遇却仅仅是一个中层级别的项目主管。 于是在得到大陆组建子公司的消息后,姚第一个站了出来。 来到大陆,姚壮宪被眼前的景色给震惊了,他第一次看到他作品中描绘的山川河流。 “我去过苏州,就是林月如的老家,和我想象中的一样” “我要作出成绩,我要把他们都踩在脚下”。这是姚内心最渴望的意愿。 加班加点,艰苦奋斗,是姚壮宪早已经历过的事情,他并不会介意再经历一次。 一年的时候,姚将北京软星打造的蒸蒸日上。《仙剑客栈》的出世,更为软星打造自己品牌添加一个重要的筹码。 年,姚发布了一个的任务:成立上海软星!并且指派自己的得力手下张毅君前去任职。主要职责便是开发仙剑系列的游戏。 “有钱就要扩张,把各个生产线全部独立开来,互不干涉。这样有利于公司的更好发展。”姚在宣布消息后解释道。 姚并不算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固执的理念和极其强大的控制欲再次左右了他的思想。 当姚壮宪向总部提出由上软开发《仙剑》系列游戏的时候,遭到了大宇的严格反对,理由是张毅君没有独立带过团队,他的能力和水平都无法胜任这个艰巨的任务,另外大宇对大陆研发人员的水平表示怀疑。是姚对大宇极力推荐才争取而来的。 张毅君深知此次任务的重要性:承担着姚壮宪的意志和实现自己能力的提现。 事实证明,一个公司的妥协仅仅是一时的。仅仅几个月后,大宇总部便通过了由谢崇辉团队提出的《仙剑二》的故事提案。 得到这个消息的姚非常的愤怒,一方面敦促张毅君尽快的做出仙剑二,另一方面极力向大宇表达自己的不满。 结果最终还是由谢崇辉的团队来开发《仙剑二》,而由上软原先提议的仙剑二更改为《仙剑三》。 六 如果说游戏制作组的变动会对游戏本身造成影响的话,那么游戏组的解散是对公司整体的重重打击。 在获得《仙剑二》开发权的仅一年后,谢崇辉带领着他的团队却集体离职。 留下的仅仅是一个没有完成的半成品。 支离破碎的剧情,完成度极低的任务线,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大宇的人感到恐慌。 为了不让仙剑之名受辱,大宇急忙将姚壮宪从北京调回,并且着手整理《仙剑二》。 距离出售日期只有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哪怕是神也无法将游戏做成旷世大作。 更何况姚也不是神。 就这样,《仙剑二》在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匆忙上市。结果可想而知,差评如潮。 而远在上海的张毅君也深感到了压力。 《仙剑三》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张毅君在心中默默给自己下了一个任务。 年7月,《仙剑三》问世。 这款以各种草药为主角名的游戏一扫仙二的颓势,成为玩家心中真正仙剑续作,甚至还有不知仙剑为何物的玩家也被《仙三》独特的中华文化和良好的游戏性所吸引,成为了仙剑系列忠实的拥护者。 《仙剑三》的爆红,不仅仅让姚壮宪扬眉吐气,让台湾总部的领导看到了大陆研发者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将仙剑系列的研发权利留在了上软,留在了张毅君的手中。 “景天,雪见,龙葵,紫萱等等任务的互动,有很多其实都是研发人员给我的感受。我很庆幸认识这一批同事,因为大家都一个颗爱玩却很执着的心。被认可的感觉真的很棒”——摘自张毅君blog 七 《仙剑三》的爆红留住了仙剑的名声,但是却没有带来太多的利润。 盗版的泛滥再加上公司看到盛大在网络游戏领域尝到的甜头,渴望进军网游市场的决心。 万的总经费,要包含《仙四》研发经费,员工工资,业绩奖励,这就是年上软的全部资产。 拼死拼活努力了三年的《仙剑三》爆红,作为研发人员却基本拿不到应有的奖励。 心灰意冷之下,一大批上软的骨干开始离职。 谈理想,谈奋斗,不谈钱,都是没有用的。社会就是这么的残酷。 无奈之下,张毅君只能依靠制作《仙剑三·问情篇》《阿猫阿狗二》等番外篇和小游戏来维持公司的生计。 《仙剑奇侠传四》就是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研发而生的。 拿着极低的研发资金,却需要去面对那些口味越来越刁钻的玩家,游戏的打磨上不予许的半点的马虎; 付出几倍于行业的工作时间,却拿着低于行业几倍的工资; 用血,用泪,用心制作的游戏,却被市场上的盗版玩家职责和谩骂; 这就是上软员工的压力。 这游戏中的某一处隐藏地点,仙四所有的开发者都把自己化身成为里面的小怪物,向玩家倾诉着内心的感情。 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却又是无奈的。 在仙四的正版说明书中,张毅君写下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语,其中就包含了他这几年来在上软所经受的种种苦难。 “百年之后,仙剑本身并不重要,赚得多也好少也好,付出的多也好寡也好,都不重要,一切的一切都会在时间面前归于尘土···重要的是游戏乃人之驱,不懂得经营,把握和坚持,便是等待他国的洗脑,年轻一代将不复记取何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岂不为国人悲哀” 到现在为止,都总有人拿最终幻想7大作来与仙剑四比较,说仙剑四的画面极其的简陋粗糙,人物呆板。 你知道当年最终幻想7的研发经费是多少吗?万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4个亿。 而《仙剑四》呢?万!还得包括员工工资奖金,也就是是说真正的研发经费不到万。 那么,你现在知道仙四为什么人物呆板,动画少而难看,画面简陋了吧。 如果你明白了,我不希望你说什么,也不需要你做什么,你只要明白就好···· 许多的玩家在玩过以后都会由衷的说一句:这个,不就是上软的命运吗? 仙剑式悲剧的灰色,就是上软的颜色。 年9月,CEO兼主创张毅君,主策划张孝全,以及全体上软员工集体辞职,上软官方网站正式关闭。 公司橱窗里那些代表着上软荣誉的仙剑周边手办被员工瓜分,橱窗早已空空如也,这是对他们努力的最后一点回报,也是最后一点讽刺。 上海软星公司正式宣布解散。 官方的说法是上软并入北软,然后上软的员工似乎无一人加入北软。 大抵是对总公司失望了吧,没有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诸葛,更没有雪中送炭的温情,有的仅仅是总公司的一再压迫,排挤··· 仅仅几个月后,有一家小型工作室的出现震惊了单机圈,也震惊了大宇。 它的名字叫做——烛龙工作室。 它创始人的名字叫做张毅君。 它后世的代表作叫做《古剑奇谭》。 “大宇工作八年,看过了太多的沧桑,又小又穷的上软照顾了仙剑六年,虽然辛苦,虽然不能做的更好,但是无怨无悔”——摘自张毅君blog。 八 兜兜转转,时间的轮回又落在了姚壮宪的身上。 《仙五》《仙五前传》《仙六》的相继问世、褒贬不一的玩家反馈、深陷公司高位斗争的姚仙,早已不复当年的那个他了··· 曾经那个想要成为李逍遥,惩奸除恶,匡扶正义,怀着大侠梦的他。 早已江郎才尽了罢。 《仙五》中将自己比作“一贫道人”的他,是否还记得当初那个青涩无畏的自己呢? “在鹿港小镇郊外的某个农村里,住着一个很老实的年轻人,镇上的人都叫他阿土仔。阿土仔国中毕业后就留在家中跟着老爸阿土伯学种田,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转眼阿土仔已经25岁仍然一事无成。有一天,阿土伯把儿子叫到跟前,说道:阿土!到城市里去闯闯看吧。于是,阿土仔卖了田,告别了阿爸,告别了老水牛,踩着脚踏车,独自一人踏上人生的冒险旅程。 ”这是姚壮宪亲自撰写的一段《大富翁》游戏中的对白,或许这才是他想要告诉别人的真实的内心独白吧。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sltx/9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私享艺术丨徐渭画人间戏私享艺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