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医生彭洋 http://m.39.net/disease/a_9298968.html

今年的五一假期马上就要来了,虽然我国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还有些无症状感染者潜伏在人群中,欧洲和美国更是每天上万的增加,对于疫情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尽量少去人流集中地方。

这个假期不能跨区域出行,带孩子们去哪里好呢?五一假期正值春夏之交,草木葳蕤,天朗气清。不如我们避开人群,走进广袤的大自然,带孩子去附近乡间,一边吟咏经典的田园诗,一边感受田园诗意吧。

一.享受登山的乐趣

01.《题鹤林寺僧舍》(唐)李涉

终日昔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美好的春光即将消逝,诗人打算趁着春日去登山。路过竹院时遇到僧人,闲话多时,由衷感慨自己在纷纷扰扰的世间,偷得片刻安闲。这种境界,不也是我们一直向往的吗?虽然没有正面写登山,但是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诗人的心旷神怡。

02.《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关于登山的名句,前有诗圣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珠玉在前,难以超越。可是王安石另辟蹊径,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不仅完美地总结了登山之乐,也勉励我们不断进取,攀登到更高的高度,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03.《题西林壁》(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个诗句精辟地概括出了藏在我们身边的哲理:身处其中,往往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04.《登庐山五老峰》(唐)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李白的诗句总是自带一种豪放飘逸之气,这首诗也不例外。青天,金芙蓉,九江秀色,云中的雾松,这些美景皆是登山所见,白衣飘飘的诗人,在这样的意境中,更显诗仙的飘逸之气。

05.《登山》(唐)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二.感受田园牧歌之美

01.《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的诗一直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精于绘画,在作诗时融合了绘画的构图、色彩技巧。“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色彩搭配令人叹为观止:漠漠水田,白鹭翩飞,阴阴夏木,黄鹂歌唱,色彩对比强烈,画面清新自然,宛若欣赏一幅优美的山水田园画卷。

02.《渭川田家》(唐)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夕阳西下,牛羊归来。慈祥的老人挂念着顽皮的孩童,倚杖等候。“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麦苗开始扬花,桑叶稀疏,春蚕休眠,清新的田园气息扑面而来。诗人偶遇扛着锄头的田夫,一起闲话家常,依依不舍。

03.《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的田园诗清新淡雅,不是没有意蕴的平淡,而是一种返朴归真的平淡——“豪华落尽见真淳”。绿树环绕的小村旁边,有青山隐隐,故人准备好了美味,邀我共享,一起把酒临风,闲话桑麻,还约定重阳节重聚,这份深情厚谊,多么令人感动!

04.《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厌倦了官场的陶渊明,辞官回到田园,如脱笼之鹄般欢喜激动,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朋友,看到这些诗句,是不是感到莫名的亲切温暖呢?

05.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简陋的的茅屋,溪流潺潺,溪边草青青。辛弃疾和妻儿在此过着恬然自乐的田园生活。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小儿躲在溪头卧剥莲蓬,又顽皮又可爱的模样跃然纸上。

三.体验农业劳动的辛苦

01.《悯农二首》(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两三岁的宝贝都会背这首诗,可是诗歌背后的辛苦,孩子们真的懂得吗?平时要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每一粒米,都是经过千辛万苦,才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面的。

02.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农事渐渐繁忙了起来,才结束了蚕桑的辛劳,又迎来了繁重的插秧任务。

03.《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代农村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夜以继日。白天要干田地里的活,晚上回家还要纺织,小孩子也被大人们的忙碌所感染,在桑树的阴凉处学者种瓜。

04.《归园田居·其三》(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外狭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我们想象的那般悠闲富足。他需要像真正的农民一样劳动,才能满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可是碰到荒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一家人忍饥挨饿,依然是常有的事情。

05.《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一生致力于为底层人民呐喊,努力记录下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疾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就是千百年来,我们劳动人民的缩影呀!夏日炎炎,可是为了尽快收割庄稼,他们精疲力尽也不舍得休息,只想早点收完成熟的麦子。

今日谷雨,雨生百谷,12首经典诗词伴你一起“听雨”

四月清和雨乍晴,陪孩子学习6首关于四月的古诗,熏染心灵的诗意

陪孩子玩飞花令游戏,轻松记忆《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qingtiankuia.com/qtkpzff/9381.html